CN
EN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系列学术沙龙——健康社区学术交流会举行
2021.05-27

  2021年5月25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系列学术沙龙——健康社区学术交流会”在线举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助理谭小川、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秘书长林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林波荣、李树华、黄蔚欣、龙瀛、刘荔等老师参会发言。


  梁万年副院长对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指数构建及科研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需要明确社区基本单元的定义,重点考虑健康城市指数的指标体系如何缩小到社区尺度,并兼顾建筑室内相关健康指标;二是尽快明确“健康社区”指标体系的切入点,并在建筑与社区空间、物理环境、人行为等因素基础上,兼顾考虑健康制度和健康政策在社区层面的深化;三是在建筑和环境的要素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研究卫生供给、体育设施、卫生康养、室内外环境等指标;四是继续从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环境、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和健康产业等角度丰富指标体系;五是要深入挖掘清华健康城市指数与国家已有指数的关系,既要有包容、有区分,又要有其独特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林澎从城市体检的基本框架、8大指标体系构建、数据获取和分析评估、常态化城市体检机制等维度,介绍了中国城市研究院在2019年、2020年近60个城市体检工作实践中的工作思路、方法与经验,并探讨了城市体检对城市更新工作的支撑关系,以及与健康社区指数研究结合的可能性。林波荣介绍了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工作的背景,从城市与社区健康问题的提出、城市与社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解决途径及健康社区的支撑作用等层面,阐述了“健康社区”对落实我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意义,并概述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我国健康社区与健康建筑相关标准编制、行业平台构建、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工作与成果,提出了健康社区营建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从社区尺度人流与环境场的构建与优化、建筑室内环境健康性能监测预警与调控以及城市尺度性能数据的监管控三个尺度探讨了健康社区和健康建筑性能的“感-知-控”实施路径。


  李树华介绍了基于公共健康的健康社区绿色空间营造新思路,提出了“园艺疗法”的概念、起源及发展,基于国内外案例分析了其以人为本、低能耗无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特点。刘荔从传染源排毒强度评估方法、基于医学影像技术的排毒能力筛查、基于视频图像和声音数据的人际交互行为识别、建筑环境风险监测等维度,介绍了社区尺度的超级传播风险识别与应对技术路径;黄蔚欣介绍了基于Wifi、UWB(超宽带)以及视频分析等3种数据采集方法研究人群在城市、社区与建筑中的时空行为与分布网络的进展,并分享了成果在风景区、校园、航站楼、方舱医院等中的应用情况;龙瀛以承担的惠康信托基金会“Pathways to Equitable Healthy Cities”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城市病例队列大数据与人群出行大数据的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与个体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健康城市、健康社区未来科技创新进行了展望。


  最后,梁万年建议建筑学院与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建立一个定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建筑、规划、景观学科与公共卫生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健康城市领域的科技创新。

1.jpg

在线学术交流会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3496
邮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00084
© 2024 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