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赵智聪
电话:86-10-62794711
传真:86-10-62797018
E-mail:zhaozc@mail.tsinghua.edu.cn

【研究方向】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国土生态空间、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景观规划、文化景观


 

【主要课程】

本科生: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风景园林设计(6)     

研究生:区域景观规划studio

参与讲授清华大学全球公开课“中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教育经历】

2001.9-2005.7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

2016.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10.1-2010.7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筑学院,联合培养

 

【工作经历】

2018至今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助理

2016.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2014-2016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中心,规划师

2012-2014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学术获奖】

规划设计作品《Bend the Curve》(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曲线)荣获2021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专业奖( IFLA Asia-Pacific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wards ) “公园与环境类”最高奖项——杰出奖(Outstanding Award)。


【学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保护管理目标体系的国家公园分区规划研究,负责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使用者行为情感认知特征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社会绩效研究,负责人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文化景观要素识别与保护研究,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骨干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园背景下中国荒野地空间格局与保护机制优化研究,骨干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突出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监测研究,骨干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骨干成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骨干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的空间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主要参与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景名胜区缓冲区研究,主要参与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皇家文化影响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参与人

 

国家发改委委托课题,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专项研究、中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专项研究)、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阶段性(2013-2018)总结评估研究、加强中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政策研究,骨干成员

国家林草局委托课题,中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自然保护地现状评估、问题分析与改革建议、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问题分析与建议,骨干成员

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办委托课题,国家公园基础设施研究,执行负责人

 

国家发改委、保尔森基金会、河仁基金会会委托课题,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指南研究,武夷山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群规划研究,骨干成员

国家林草局、保尔森基金会、河仁基金会委托课题,滇西北国家公园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规划研究】

参与了仙居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试点方案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战略研究、呼伦贝尔国家公园战略规划、秦巴山脉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体验与环境教育专项规划、九寨沟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

 

【专著出版】

杨锐、庄优波、赵智聪等著,国家公园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高校风景园林(景观学)专业规划推荐教材)

杨锐、马之野、庄优波、赵智聪、钟乐等著,中国国家公园规划编制指南研究,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论文发表】
[1]赵智聪,彭琳.国家公园分区规划演变及其发展趋势[J].风景园林,2020,27(06):73-80.

[2]赵智聪,王沛,许婵.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特许经营管理及其启示[J].环境保护,2020,48(08):70-75.

[3]周语夏,刘海龙,赵智聪,杨锐.秦巴山脉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空间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01):86-95.

[4]钟乐,杨锐,赵智聪.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路径[J].中国土地,2020(02):26-29.

[5]马之野,杨锐,赵智聪.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国家公园规划管理机制思考[J].住区,2019(06):16-19.

[6]杨锐,彭钦一,曹越,钟乐,侯姝彧,赵智聪,黄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变革性转变及路径[J].生物多样性,2019,27(09):1032-1040.

[7]钟乐,赵智聪,杨锐.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现状辨析[J].中国园林,2019,35(08):34-38.

[8]赵智聪,杨锐.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J].中国园林,2019,35(08):5-11.

[9]钟乐,杨锐,赵智聪.国家公园的一半是暗夜:暗夜星空研究的美国经验及中国路径[J].风景园林,2019,26(06):85-90.

[10]马之野,杨锐,赵智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作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04):17-19.

[11]赵智聪,杨锐.中国风景名胜区制度起源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03):25-30.

[12]张振威,赵智聪,杨锐.英国漫游权制度及其在国家公园中的适用[J].中国园林,2019,35(01):5-9.

[13]钟乐,杨锐,赵智聪.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家公园建设英文文献述评[J].中国园林,2018,34(07):23-28.

[14]赵智聪. 编制好国家公园四个层次的规划[N]. 青海日报,2018-01-08(011).

[15]许婵,赵智聪,文天祚.韧性——多学科视角下的概念解析与重构[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32(05):59-70.

[16]廖凌云,赵智聪,杨锐.基于6个案例比较研究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参与保护模式解析[J].中国园林,2017,33(08):30-33.

[17]庄优波,杨锐,赵智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初步分析[J].中国园林,2017,33(08):5-11.

[18]赵智聪,马之野,庄优波.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丹佛服务中心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风景园林,2017(07):44-49.

[19]彭琳,赵智聪,杨锐.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问题分析与应对[J].中国园林,2017,33(04):108-113.

[20]赵智聪,彭琳,杨锐.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J].中国园林,2016,32(07):11-18.

[21]彭琳,赵智聪.UT Austin风景园林专业硕士“阅读研讨”型课程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16,32(04):101-105.

[22]许晓青,赵智聪,廖凌云.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风景园林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借鉴[J].风景园林,2015(07):39-45.

[23]赵智聪.新西兰保护部成立与改革的过程与特点分析[J].中国园林,2015,31(02):36-40.

[24]许晓青,赵智聪.以黄山为例论山水画中的“游观性”与风景欣赏[J].中国园林,2014,30(06):28-31.

[25]彭琳,赵智聪.“心意传承”与“模型传承”——文化景观中非物质文化要素保护的日本模式借鉴[J].中国园林,2014,30(04):67-70.

[26]赵智聪,刘雪华,杨锐.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问题识别[J].中国园林,2013,29(11):30-33.

[27]赵智聪.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文化景观清查项目评述[C].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236-239.

[28]赵智聪,庄优波.新西兰保护地规划体系评述[J].中国园林,2013,29(09):25-29.

[29]赵智聪. “削足适履”,抑或“量体裁衣”?——中国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辨析[C].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229-233.

[30]赵智聪. 初论中国风景名胜区制度初创期的特点与历史局限[C].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494-498.

[31]杨锐,赵智聪,邬东璠.完善中国混合遗产预备清单的国家战略预研究[J].中国园林,2009,25(06):24-29.

[32]杨锐,赵智聪,庄优波.关于“世界混合遗产”概念的若干研究[J].中国园林,2009,25(05):1-8.

[33]杨锐,赵智聪,邬东璠.作为整体的“中国五岳”之世界遗产价值[J].中国园林,2007(12):1-6.

[34]赵智聪,杨锐.清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评述[J].风景园林,2006(05):30-35.

[35]赵智聪,杨锐. 清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评述[C].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6:3-7.

 

【学术会议报告】

2019.学术报告,Research on Special Planning for Ecological Exper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Three-river-source National Park. 新西兰林肯大学,奥克兰,2019.4.3

2019.分论坛发言,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2019年大会(IFLA),挪威奥斯陆,2019.18-20.

2019,会议发言,基于价值保护的国家公园生态体验规划探索——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首届长江经济带景观与生态国际青年论坛.2019.12.13-14.重庆大学

2019. 学术报告,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西成论坛.2019.12.13

2019. 分论坛发言,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第3分论坛“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2019.10-18-21,上海

2019. 分论坛发言,国土空间规划视野下自然保护地规划制度关键议题探析.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分论坛:自然保护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2019.10.30-11.1

2019. 分论坛发言,秦巴山脉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空间体系研究.第二届秦巴论坛。2019年10月17-18日,河南南阳。

2015.海报发表,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Protected Area System in China and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China’s National Park System. IFLA 52nd World Congress.  俄罗斯圣彼得堡

2014. 口头报和电子海报发表(E-Poster). The Necessity and Approaches to Establish China’s National Park and Protected Area System. 2014 IUCN世界公园大会, 2014.11澳大利亚·悉尼

2013. 分论坛报告.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文化景观清查项目评述. “凝聚风景园林,共筑中国美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 年会

2012.10  分论坛报告. Percep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Parks as Cultural Landscapes. 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会议.分会场报告.2012.10,中国上海

2009. 学术分会场报告. “削足适履”, 抑或“量体裁衣”? ——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辨析. “融合与生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 2009.9.12-13,中国北京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3496
邮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00084
© 2024 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