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老师讲座海报
讲座现场
袁野老师演讲
在本次讲座中,袁野老师向各位听众阐明了本次讲座所涉及的以下几个话题,即关于建筑的“意”从何而来、应当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阐释等,并通过讲解自己在六个实践项目中的思考和感悟,阐释自己在建筑设计上的哲学思考,即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回应构建建筑的意义。
首先,袁野老师通过展现一系列的中外哲学理论和艺术作品,引出“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
袁野老师认为,建筑正如卡尔·波普尔所提出的“三个世界”所言,是物质客体世界、内在心理世界和心灵所产生的客观产物世界的统一体,从人类心灵源起,通过物质方式建构现实世界,最终再次对心灵世界产生影响。
袁野老师所举例的艺术作品:《悬念之拱》Martin·Puryear
在此之后,袁野老师提出对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并通过现代艺术作品进行阐释,引出梁思成与林徽因对于 “建筑意”概念的讨论与解释,进而提出对于三种“意”的关系的理解,即希望通过营造“意味”和“意境”的方式,实现建筑的“意义”。
而这种方法论的提出也同样建立在希望能够解决当代问题这一思考的基础之上。以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为例,袁野老师将当下中国的城市街区尺度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城市街区进行比较,并提出中国城市的当代问题:在空间感丧失的大尺度街区之内,城市历史和文化是否能够凝固在这样的尺度之中?权力和商业符号堆砌所导致的意义的丧失,是否正在危害我们的城市与文明?作为建筑师应该如何应对?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理论模型
国内外街区尺度比较
面对这些当代问题,“意义的重建”具体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袁野老师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数位当代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为例,表达对于自然、简洁的要素与形式语言构建的理解与认同。
理查德·塞拉的作品《Te Tuhirangi Contour》
对于如何传达意味、营造意境、重构意义这一问题,袁野老师以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为引,通过介绍自己在建筑学习初期的作品《树宅》,提出自己一以贯之的建筑设计逻辑:寻找路径,形成逻辑,建立秩序,引入形式,开始设计。
袁野老师的早期作品《树宅》
基于这一逻辑线条,袁野老师提出自己在思考和实践中总结出的设计方法论,并开始讲座后半部分的关于实际建成项目的介绍与讨论。
第一个项目是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建于唐山市南湖开发区旧厂区地震遗址旁40公顷的场地上。该设计方案在2007年的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国际竞赛中获得优胜,从而得以成功落地。
部分竞赛图纸
这一项目的空间结构设计希望能够以最为简洁的平面形式和精心规划的路径呈现出纪念性,以纪念之路与废弃铁路所交叉形成的四个象限作为四种不同的“场境”,并使其在交汇处产生最为强烈的纪念意义。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初始草图
同时,在场地高程处理上,项目希望能够呈现出阶梯状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最高处到达地震废墟遗址处,形成绵长而极具纪念性的路径。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初始草图
而在项目的建造过程中,亦遇到了实际情况上的困难;但在更大的空间结构与尺度等方面,该项目得以坚持最初对于场地结构营造的理念,从而呈现出兼具纪念性与生命力的场地性格。
黑色花岗岩石墙上篆刻着24万罹难者的姓名,与纪念路另一侧的水面相呼应,以抽象自然的方式呈现出静谧而宏大的空间感受。
冯小刚导演所拍摄的《唐山大地震》亦在此取景
第二个项目是唐山市图书馆。延续前者的抽象自然与人文表达,这一项目的问题落脚于以“书山”的形式在工业城市中传达书籍与知识的价值,并在达到其人文厚重感的同时,亦希望给予建筑内部的读者遥望城市的“知识之窗”,以通透感营造内部空间的宏大深远,并展示出公共文化空间对于城市的巨大价值。
在项目的实际建造过程中,袁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其在结构与构造上所进行的努力与克服的技术困难,如对于中庭大空间的消防问题的解决、对主立面玻璃幕墙进行结构的创新设计,使之能够以最为简洁清晰和通透的形态成为沟通内外的窗口。
幕墙与屋顶的钢结构体系
图书馆室内的“书山”
第三个项目是亳州市体育馆。该项目以创造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体现城市历史文脉、展现现代体育精神以及传达东方文化力量感为出发点,打造将公共空间还于民众的现代公共场所。
建筑形体与表皮的灵感来源于对亳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体育建筑性格的独特解读,三角形立体桁架形成的现代“柱廊”,成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开放空间边界。
初始概念草图
在实际建造过程中,亦进行了表皮上的细致推敲与结构创新设计。结合室内外光线的微妙变化和丰富的公众活动场景,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与空间感受。
而建筑最终也通过这一缓冲的“灰空间”设计实现了高效的人流组织和低碳运行的目标。
第四个项目是姜庄村改造项目,位于河南省台前县夹河乡的黄河岸边,基于周边的自然风景与原始村落环境,进行乡村整体有机更新与建筑改造。在这一项目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为场地文脉与风景的延续、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新建建筑的协调融合,并体现对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高度尊重与响应。
破败但充满自然气息的古村落
在此过程中,不仅要以自然的语言构建现代化的使用空间,同时还需要关注乡民的生活以及与其发生关系的空间场所。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袁野老师及其团队在当地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与在地设计,采集地方建筑语汇,希望能以最为自然的状态重塑乡土的意义。
姜庄更新改造总体鸟瞰
项目延续了场地上的原有建筑风格与建构手法,对建造方式进行在地实验,以传统的生土技艺与砖砌结合的方式进行房屋的建造,并尽可能保留房屋内部如木梁、苇席吊顶等的原始结构,从而呈现出乡土建筑最为本真的状态。
改造后的姜庄
院落与黄河的对话
融入自然的新乡土建筑
以树屋与自然低调对话
同时,也为村民和游客建造活动中心和休闲酒吧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集会、休闲等集体活动的需求。
作为一个乡村扶贫项目,村民通过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实现脱贫,成为主要的受益人。建筑的改造施工均由当地村民完成,从而再现和延续了当地传统的乡土建造方式,并由此强化了乡村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村民文化中心院子
镂空砖墙的光影
第五个项目是黑河市中俄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着力塑造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之于民众的城市意义。该项目希望能够将文化中心建筑群及公共空间与南侧的文化公园有机结合,营造具有地标性和文化价值的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该项目目前处于施工阶段,预计将于明年落成。
最后一个项目是袁野老师为2020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所设计的艺术装置“记忆之屋”,此装置的搭建目的是希望以最快速和最简洁的方式营造一处有意义的场所。
该装置由钢脚手架、物流运输的搁木架与半透明阳光板等廉价材料,以最为简洁的风车平面形式构成一个光的立方体,其中放置了一张钢板桌子和纸笔,人们能够在此进行短暂的停留和沉思,并写下对2021年的难忘记忆。
柯布西耶及其妻子的墓碑
在讲座的最后,袁野老师讲述了柯布之墓对其职业理想和人生观的影响,并由此以路易斯·康的一句话作为结语:
“Architecture is the thoughtful making of space.”
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现场师生以及线上听众与袁野老师热情互动,针对“浅显与意味”、“构筑物的互动性”、“建成项目中的再解读”以及“建筑设计的学习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互动和深入交流。
供稿:张若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