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1.12-23

2021年11月27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规划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教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大力支持。


1640264089854023538.jpg

参会嘉宾


本次会议邀请到9位来自中国、法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的保护与管理”主题展开深层次探讨与交流。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举办,云端共享世界各地历史城镇遗产保护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思想盛宴。


开幕式及致辞


1640264389811038966.jpg

张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规划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教席主持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北京时间11月27日下午,张杰教授主持大会开幕。


1640264396178068954.jpg

张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张悦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自创办起,始终坚持将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学院重要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方向之一,把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规划学科应用到城乡发展的建设中,开展了大量的城乡遗产保护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他表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期待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学者、学生、民众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展开更多合作交流活动。


 1640264409779004430.jpg

袁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袁昕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长期致力于城乡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研究机构,注重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在大量的遗产保护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丝绸之路如今日的互联网一样,连接了沿线国家和人民相互交流、促进了商品贸易、带动了区域发展、增进了文化交流。期待本次及未来更长远的合作交流能促进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开幕式最后,张杰教授简要回顾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全球化阶段的积极作用,正式提出大会主题为“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管理”。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第一部分,在张杰教授的主持下展开。


 1640264425569059838.jpg

景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亚太部主任

 

景峰先生以《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保护》(Safeguarding of Historical Cities along the Silk Roads)为题,重点介绍了UNESCO《世界遗产公约》概况、丝绸之路系列跨境申遗、《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书(2011)》(简称HUL建议书)、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保护现状等四方面工作。


景峰先生自上世纪90年代参与丝绸之路相关工作和研究,后作为丝绸之路跨境申遗项目的总协调人并最终促成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于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首例文化遗产跨境申遗项目。


今年恰逢HUL建议书通过十周年。针对当今全世界总体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其旨在将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HUL)作为工具,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促进未来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均衡、公正。这也正好契合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在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保护现状方面,他谈到了自然灾害、城市化进程、战争、旅游业发展等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V)、文化景观和环境的威胁及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并就巴米扬山谷、沙赫里萨布兹、布哈拉历史中心、撒马尔罕古城、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花园等项目展开了详细讨论。

 

1640264434242073487.jpg

Marie-Noelle Tournoux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项目主管

 

Marie-Noelle Tournoux女士以《识别、再定义、保护和管理丝绸之路沿线遗产价值——以乌兹别克世界遗产沙赫里萨布兹历史中心为例》(Identifying, redefining, conserving and managing heritage value along the Silk Roads: the case of the World Heritage property: "Historic Centre of Shakhrisyabz",Uzbekistan)为题,她指出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的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评估过程要考察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当地社群发展等。丝绸之路系列跨境申遗项目实现了单点到线路的视角转变,对突出普遍价值进行了再定义。ICOMOS的相关研究中也将丝绸之路看作是由一个概念来连接的遗产集合,而非单一属性的遗产,这提供了一种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知、申报和评估世界遗产的方法。


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里萨布兹历史中心曾作为撒马尔罕王国的第二个首都、帖木儿大帝的家乡,在丝绸之路的贸易和交流上有重大影响。由于城市开发活动,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遭到破坏,险些被《世界遗产名录》除名。通过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HUL)的应用,该遗产地的保护发展战略被纳入到了更大的整体框架中,尤其注重其在现代城市和社会中的角色,包含文化、社区、产业可持续等方方面面,有效协调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1640264443975097282.jpg

燕海鸣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秘书处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燕海鸣先生以《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城市体系初探:从沿海到腹地》为题发表演讲,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遗产申报和相关保护管理的阶段性研究工作。


本次分享的内容聚焦从港口视角切换到沿海-腹地城市(乡)体系视角的转变。他以长江流域、东海和台湾海峡、南海等交流活跃区举例,指出单一的沿线港口体系不足以完整诠释海上丝绸之路复杂的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脉络,应将视角拓展到海洋与腹地的关联,探知海港城市成型与兴衰的⾃然地理、经济社会和政治⽂化动⼒机制。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海洋港口的聚合,更是海岸内外、沿海与腹地的城市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从三方面重点分析了海丝名城广州的沿海+河口的地理优势、沿海+腹地的经济体系、城市+乡野的视角,拓展阐述了其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内涵。


最后他提到,海丝城市的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认知也需腹地视角,除城市规划格局、遗产体系外,还应包含城市-乡野、城市群之间的⽂脉景观,⾃然地理环境变迁、商贸政策体系演化、内河⽔⽹的变迁等也应纳⼊考量范围。

 

 1640264453362080713.png

周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主旨报告第二部分,由周俭教授主持。

 

1640264461230070022.jpg

Alim Feyzulayev

中亚国际研究所(IICAS)首席研究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员

 

Alim Feyzulayev先生以《哈萨克斯坦世界遗产管理经验——以图尔克斯坦为例》(Experience of managing World Heritage site in Kazakhstan: case of Turkestan)为题,介绍了哈萨克斯坦世界遗产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保护管理的相关技术方法。


在新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位于图尔克斯坦老城的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的突出普遍价值遭到严重威胁,亟待可持续的保护管理。保护团队基于对陵墓现状的文化、宗教、旅游保护和结构工程等方面评估,通过在遗址周边划分缓冲区,并对缓冲区以外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建设进行规划,制定降低风险措施,来减缓外部对于遗址地自身的影响。其中一个有效工具是建立景观轴线保护区,确保从主要廊道或城市周围的观景点俯瞰陵墓的景观得到保护。另外,还可通过3D建模进行评估,折中调和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共同寻找解决方案。通过与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展开合作,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的遗产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1640264471844049918.jpg

施卫良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施卫良先生以《加强首都文脉保护,展现文化景观魅力》为题,从两个方面分享了北京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强调了全市域保护、全要素保护、全社会参与和全过程工作。


其一是从规划角度上深入挖掘首都历史文化内涵,强化文脉保护。由此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了构建“四二三九”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即“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的保护要素”。


其二是加强规划实施引导,展现整体文化景观。具体的规划实践包括:1)对北京中轴线辨识和阐述突出普遍文化价值,通过推动中轴线申遗,用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标准进一步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与管理水平的提升;2)保护承载历史意境的景观视廊,在老城规划中划定36条战略性视廊,通过建筑高度、色彩、体量和第五立面的综合管控,形成建筑群整体轮廓与城市集体记忆相结合的城市天际线景观;3)对城市街道实行人性化、步行化、林荫化改造,对重点街道进行风貌环境整治;4)对三山五园地区开展历史景观恢复,编制实施地区补水连通规划,提升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等规划实施做法。

 

1640264481689066810.jpg

李锦生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李锦生先生以《平遥古城保护传承实践探索》为题报告了平遥古城40年发展探索。


一是保护技术探索。他分别回顾了1981年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主持编制的《平遥县城总体规划》,1987年~1989年山西省规划院李锦生主持编制的《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0年后山西省规划院编制的新版县城总体规划、同济大学邵甬教授编制的古城控规等成果,及其在平遥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前后不同历史阶段的积极作用。


二是古城治理探索。40年来,平遥古城始终坚持完整保护、尊重居民生活、发挥市场力量、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原则,把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力量保护修缮传统建筑,发展文旅、文创产业,构建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治理体系。


三是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前平遥古城仍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古城商业化、人口老龄化、房屋老旧化等问题,下一阶段的保护利用计划将有针对性地加大基础设施改造投入,增加年轻人需要的公共设施、服务类型和消费空间,持续改善老房居住环境,促进产业升级、全域城乡融合发展。


1640264493015018930.jpg

Muhammad Juma Muhamma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非洲部主任

 

Muhammad Juma Muhammad先生以《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方法:以遗产为基底的城市发展的工具——坦桑尼亚世界遗产桑给巴尔石头城案例研究》(HUL approach, a tool for Heritage based urban development, A Case of the Stone Town of Zanzibar- A World Heritage site -Tanzania)为题,探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书(2011)》对非洲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以世界遗产地桑给巴尔石头城为例,指出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应用为桑给巴尔石头城实践中的群岛保护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开辟了更广阔的视角。通过在空间上建立历史保护区域、缓冲区与城乡规划区之间的联系,在政策上建立相应规划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建立公众参与的渠道,最终实现了历史城市保护、促进城市经济、维护环境韧性的综合目标,为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经验。

 

1640264503466061362.jpg

翟辉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翟辉教授以《茶马古道滇西北双镇记》为题,分享了云南省滇西北茶马古道上两个历史城镇——香格里拉“独克宗”(藏族)和丽江“束河”(纳西族)的保护更新相关研究成果。


该研究对“独克宗”和“束河”两个历史城镇的发展现况进行了观察描述,并着重进行了保护更新思路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翟辉教授指出:1)当前历史城镇的保护现状并不容乐观,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并寻求实际解决办法刻不容缓,其中,价值取向的共识形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2)历史城镇不能“静态保护”,应该要创造机会去“积极保护”和“动态保护”,保护与发展同等重要,“适度”最为关键,在欠发达地区,只有积极发展才能促进动态保护;3)在同一空间中实施保护和发展是有矛盾的,如何通过核心区外的空间发展来促进核心区的有效保护是需要着重探讨的话题;4)对于历史城镇,整体肌理的保护更加重要;5)历史城镇的保护应重视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基础信息库的建设。


专家对谈


1640264512620010801.jpg

专家对谈环节主持人及参会嘉宾

 

专家对谈环节,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霍晓卫先生主持,吉尔吉斯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顾问Ainura Tentieva女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项目主管Marie-Noelle Tournoux女士、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先生、中亚国际研究所首席研究员Alim Feyzulayev先生等5位嘉宾结合主旨报告发言,围绕“丝绸之路申遗经验”、“遗产价值阐释”、“遗产地保护实践”等主题展开了进一步深入讨论。


Q1  霍晓卫:在2014年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之后,尤其是近几年,吉尔吉斯共和国在丝绸之路相关遗产点的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Ainura Tentieva: 

以“苏莱曼-图圣山”为例,自200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我们组织了大量的保护工作,但是在过去十年,高层建筑的建设与城市周边的进一步开发导致苏莱曼-图圣山遗产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保护工作愈发困难。


当前,我正在参与“苏莱曼-图圣山”世界遗产保护方案的制定工作。这项工作的复杂之处在于,一是涉及到文物保护、交通与城市规划等多个不同的政府部门;二是遗产面临着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问题,历史保护既要考虑到遗产自身文化和自然属性的保护,同时也要考虑划定更大的保护范围,对历史城镇的传统风貌进行综合保护,但城市发展也需要空间,由此产生了矛盾。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保护管理措施一方面要做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在未来几年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对部分经济与管理活动进行迁移,实现保护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


Q2  霍晓卫:把历史城镇遗产放在更大的尺度、环境里去认识和展示,是否是一个新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

 

燕海鸣:

将遗产放在更宏大的框架内,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镇、乡村等种种类型的遗产点的故事在一个大的体系中讲述,无疑是一个挑战。


应对这样的挑战可遵照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共性与个性结合。我们并不认为遗产的阐释方式或价值是单一的。除了在庞大体系下扮演的重要角色的价值,遗产自身还具有其他非常丰富的价值,将其放在大背景下,并非要用宏大的阐释体系来完全代替遗产本身全部的阐释体系。二是讲大故事、大背景。如果一个历史城镇具备庞大的历史脉络,那么阐释者就应当向参与者、参观者解释清楚,让他们可以去了解其所具有的庞大的、深厚的历史积淀,从而进一步理解它在大历史中扮演的小节点角色。

 

Marie-Noelle Tournoux: 

遗产和遗产化是一个社会科学角度的问题,会不断演进和发展。建立数据库和文献记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遗产自身价值,还可以将遗产价值整合到整个城市体系中。在将遗产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同时,将空间的多样化、基础设施等的发展记录下来,让各个利益攸关方、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的过程尤为重要。此外,要实现动态保护,遗产的功能适配、建材的气候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都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Q3  霍晓卫: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遗址公园对于周边的城市和社区有哪些积极的意义?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实现?

 

Alim Feyzulayev:

这个遗址公园是陵墓周围18公顷的缓冲区,其中一部分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以对当地环境影响最小为宗旨来改造建设为考古公园,不会承担娱乐功能。这个考古公园将是非常好的教育性资源,陵墓十分壮美,不仅吸引本土和国际游客,还对当地居民有益,可以让子孙后代看到城市中的历史遗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考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早期遗迹及其在历史上的角色,该遗址最早为拜火教的一个寺庙,这也让我们对此陵墓有了新的认知视角。我们目前也正在亚太地区、非洲、欧洲推广对古迹遗址整体保护的理念,除单体古迹外,还保留其周边美好的自然环境。



Q4  霍晓卫:丝绸之路长安-天山段涉及到的三个国家之间,近年来在遗产保护的文化交流或互相支持上开展了哪些互动?丝绸之路作为大范围的文化线路遗产,接下来有哪些新的计划,是否有新的国家参与其中?

 

景峰: 

丝绸之路系列跨境申遗倡议在2001年和2003年提出,为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之间及与其他中亚国家协调合作,首先于2009年在阿拉木图建立了政府间协调委员会。委员会不仅负责整个申遗过程,也要对已经申遗成功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规划进行协调,三国为此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确保对遗产地进行长期的规划管理工作。


2014年ICOMOS的丝绸之路专题研究已识别出了54个潜在遗产廊道,丝绸之路申遗项目还在继续,包括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相关线路正在接受评审。跨国协调委员会的成员国也从开始的“5+1”(5个中亚国家+中国)发展到现在的亚洲和欧洲的17个国家,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第七届丝绸之路申遗政府间协调委员会将于2022年春天由中国主办。



总  结



1640264524082005186.jpg

张杰教授总结发言

 

会议最后,张杰教授总结道,主旨报告无论是从庞大的体系性视角,探讨丝绸之路跨境申遗、沿海-腹地城镇体系、遗产价值和要素识别,还是从具体遗产地案例的视角,探讨历史城市和村镇的文化景观保护、风貌延续、居民生活改善和产业发展、历史性城镇景观(HUL)应用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对本次会议主题都有非常精彩的解读和阐释。在讨论环节,我们也可以看到全局体系性保护的趋势和努力,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遗产阐释的多元性等。相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让与会人员对丝绸之路及历史城镇保护管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1640264532604063423.jpg

现场参会嘉宾

 

图文:会务组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3496
邮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00084
© 2024 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