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国际能源署-清华大学《中国热泵的未来》报告发布会圆满举行
2024.04-23

2024年4月16日,国际能源署(IEA)-清华大学合作项目《中国热泵的未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顺利召开。作为前几次热泵会议的延续,该发布会聚焦中国热泵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吸引了来自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与国际能源署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共同开展。

image.png

图一: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技术官Timur Gül及能源分析师杨碧晴,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段洁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郝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恒谊,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胡斌。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夏建军副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技术官Timur Gül代表主办方发表开幕致辞,强调了中国热泵快速发展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Timur Gül指出,目前中国热泵的安装量在全球的占比高达1/4,且主要应用于建筑和工业部门,在中国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部署的背景下,热泵的发展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强大助力。

image.png

图二:Timur Gül致开幕辞

在《中国热泵的未来》的发布会上,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技术官Timur Gül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夏建军副教授对《中国热泵的未来》这一报告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汇报。该报告深入剖析了热泵在建筑分散供暖、集中供热系统及工业部门等三大领域的应用,并指出热泵技术在中国建筑、工业和区域供热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有望满足超过40%的供热需求并助力碳中和目标;同时尽管面临成本挑战,热泵技术仍然是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具竞争力的供热选择。此外,报告还强调了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热泵技术普及的重要性。

image.png

图三:技术报告

圆桌讨论环节由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主持,围绕“中国热泵市场:恢复力和未来部署趋势”、“能效标准和标识:对供热设备的影响”、“热泵在中国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及“工业供热和区域供热网络的去碳化”四个主题进行展开。与会专家就热泵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热泵推广需要考虑的政策机制、技术突破、市场准备、能效标准、国际合作等多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建议。专家们指出零碳供热是碳中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热泵作为解决零碳供热的关键技术,未来应该被放到更高的地位,提高其战略地位,推动政策落实,加快热泵创新发展,同时也应该提升热泵本身能效,完善热泵标准及技术体系,推动热泵行业健康发展。此外,专家们提出,热泵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城镇供热与农村供热、长距离运输与短距离供热等实际情况,以及实现热泵分布式和集中式结合式发展。

image.png

图四:圆桌讨论环节

圆桌讨论环节后,与会领导与专家结合各自工程经验,对热泵标准制定、建筑能效提升、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及长距离输热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并展开了深入讨论。

image.png

图五:专家提问与讨论环节

最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夏建军副教授作总结致辞,并对能源基金及与会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

image.png

图五:总结致辞

《中国热泵的未来》旨在为中国热泵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推动政策制定,促进技术进步,加速市场应用,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与会专家对报告内容表示了认可,肯定了本次中外合作项目的成效。未来国际能源署与清华大学将继续深化合作,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目前,项目报告已在IEA官方网站上线。报告向世界展示了热泵减碳的中国情景与中国路径,为全球热力系统低碳发展提供参考。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中国热泵的未来》电子版报告。

image.png

https://www.iea.org/reports/the-future-of-heat-pumps-in-china?language=zh


撰稿:龚   雪 罗   旭 祝子涵

校对:夏建军 刘朝阳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3496
邮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00084
© 2024 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