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术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实行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方针,学术研究与设计规划创作紧密联系,针对国家城乡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建筑类相关学科的各主要领域全面协调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外学术前沿。
学院代表性科学研究成果包括:1987年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获陈嘉庚科学技术奖,2011年吴良镛院士获国家科技最高奖;以及江亿院士团队的“溶液式带有全热回收的模块化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系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建筑节能模拟分析平台DeST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用于西部干旱地区空间的间接蒸发冷水机组”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等数十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院代表性设计实践成果包括: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1992年吴良镛院士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世界人居奖;以及关肇邺院士主持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工程”、李道增院士主持的“天桥剧场翻建工程”、庄惟敏教授主持的“中国美术馆改造工程”等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年建筑创作大奖及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等奖励。另外还获得重大国际设计奖励包括:李晓东教授主持的福建“桥上书屋”获2010年度阿卡汉建筑奖;吕舟教授主持的“都江堰伏龙观和二王庙修复工程”获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庄惟敏教授、单军教授主持设计获“中国国际博览中心工程”国际竞赛第1名等。
截至2012年底,学院共承担纵向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包括“高效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技术集成及示范研究”等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低压座舱内多种污染物产生和扩散的非线性规律”等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及应用示范”等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的基本理论研究与典型范例研究”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清华-MIT-剑桥三校低碳联盟“低碳城市设计”等国际合作项目。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两千多篇,其中包括SCI、SSCI、EI检索论文40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8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300余部。
专业学术研究
建筑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科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于1946年创办。1985年,增设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点;1998年,首批获得国家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并入建筑学院,共同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在2003、2008、2012年的历次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一级学科均排名全国第一。2007年,被首批认定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建筑环境工程2003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历次全国高校专业教育评估中,建筑学本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专业教育,均以优秀表现通过。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65年来,本学科共培养了5000多学生。
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方向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建筑美术、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环境工程。
学科特色以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育思想,建立多系统、多层次学科发展体系;坚实依托于清华大学理、工、文、艺等多学科门类相融贯的丰厚教学资源与学科交叉氛围。
学科师资雄厚,90%教师有博士学位,85%教师有海外学位或长期访问学者经历;生源优秀,以清华本科直读生为主、其高考平均分保持名列清华大学各专业前2名,同时选招兄弟院校最优秀保送生,以约5%比率录取全国考研统考生;教学模式,六年制本硕统筹教育培养模式、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国际交流丰富,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宾大、剑桥、德尔夫特、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保持稳定密切的联合教学与科研、讲座论坛交流、师生交换互访与客座教授聘任。
学科贡献包括:
(1)决策咨询: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相关机构提供政策法规标准的咨询,如大型公共建筑标准、住宅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科学技术名词建筑学名词分册参编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学部分的词条、建筑设计资料集主编单位;参与制定建筑行业标准,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多项研究成果直接被国家采纳。
(2)行业影响:1950年代梁思成先生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1987年梁思成先生及其学术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1年吴良镛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近年来关肇邺院士主持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工程”、庄惟敏教授主持的“中国美术馆改造工程”等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等奖励;江亿院士的建筑节能研究获三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建国60周年评选的全国300项建筑创作大奖中,清华建筑学科获30余项,以上表明清华大学建筑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行业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此外,吴良镛院士设计的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李晓东获阿卡汉建筑奖等重大国际设计奖励,也表明清华大学建筑研究与创作活跃在世界前沿。
(3)社会兼职:学院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4人,国家设计大师1人,担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担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国际人居协会主席、副主席,国际建筑师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联席主席、国际建筑教育“堪培拉协议”中方代表等国际机构重要职务;
(4)人才培养:清华建筑教育向国家及地方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包括院士9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6人,国内外建筑学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33人,大型国有设计单位的院长、副院长68人,大型国有设计单位的正副总建筑师、总规划师79人,中央政府各部委部长4人,司长、副司长11人,各省建设厅厅长6人,各市市长和副市长11人,国家级专业学会负责人16人。
城市规划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建筑系由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创办。城市规划教育始于1947年梁思成开设“都市计划”课程。1949年解放后师生随即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事业和首都规划之中。1951年吴良镛主持成立市镇设计教学组,1952年设立城市规划本科专门化方向,同年招收研究生。1981年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全国首批获得博士授予权。1988年成立城市规划系,同年首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以优秀评级通过历次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研究生教育评估。2012年在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首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在迄今为止建筑类学科共3篇)。
城乡规划一级学科下设方向包括:城乡历史与理论、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与管理、住区与住宅、城乡历史保护与城市设计、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学科特色为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办学目标,围绕城乡建设重大关键课题,以区域、城市、社区多层次跨学科综合研究,引领国内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前沿。突出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专业教育思想。依托清华多学科门类相融贯的丰厚教学资源与学科交叉基础,形成了以人居环境为特色的科研、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科体系重视理论建设,从早期的梁思成“体形环境论”到改革开放后的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学术思想紧随时代发展,不断追求学术创新。
学科师资雄厚,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名,90%有博士学位,72%有国外学位或长期访问学者经历,50%有国外及兄弟院校等学历背景。兼职教授包括周干峙院士、邹徳慈院士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客座教授包括美国哈佛大学Peter Rowe、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Garry Hack、荷兰德尔夫特大学Alexander Tzonis等世界著名学者。学生生源优秀,以清华本科直读生为主(其高考平均分保持名列清华大学各专业前3名),同时选招兄弟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最优秀保送生,并以约5%比率录取全国考研统考生。国际交流丰富,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宾大、剑桥、德尔夫特、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保持稳定密切的联合教学与科研、讲座论坛交流、师生交换互访与客座教授聘任。
学科贡献包括:
(1)创建面向中国特色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该理论界定了中国人居环境的层次结构;发展了整合规划、建筑、园林等人居环境核心学科的方法,进而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等相关学科,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成果获得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获得世界广泛认可。
(2)开展城市规划典型范例研究,提升中国人居环境整体研究、规划设计与建设水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费孝通等评审专家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高校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被鉴定为“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重要的区域规划研究,也是一次区域规划方法论的成功探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北京菊儿胡同旧城更新项目,获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世界人居奖等。
(3)支撑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与重大项目决策。承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重大科技咨询项目,承担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承担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项目等。北京亚运会与奥林匹克研究建议纳入国家决策,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期开展城乡空间发展研究,为北京、河北、天津、广州等重要省、市的关键性规划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性咨询。
(4)产学研结合,通过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平台,结合长三角、京津冀、滇西北等区域规划研究,以及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无锡、桂林等城市规划实践,转化规划设计科研成果,为大规模快速城镇化提供规划设计技术支持。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获得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金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 一等奖。积极承担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各项规划设计与研究工作等。
(5)为国家规划建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421名,博士研究生93名,培养了11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济南等)的规划局局长,3名院士,多位省市、地方领导,以及中规院、京津渝等省市规划设计院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并在英美大学和国内重点规划院校担任教学与领导岗位。
(6)兼职重要学术机构团体。教师正在或曾经担任的社会兼职包括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SE)主席、国际建筑协会(UIA)副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城市规划》主编等。
风景园林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建筑系由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创办,在2003和2008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一级学科(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均被评为第一;被首批认定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65年来共培养5000多学生。2012年在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的首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
清华风景园林学科包括1个系(景观学系)、2个所(景观园林研究所、资源保护与风景旅游研究所)、3个实践基地;参加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本学术期刊(《世界建筑》《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建设;是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三个支柱学科之一。
学科特色:
(1)历史悠久。1951年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市政府建设局合办“造园组”,是新中国第一个风景园林学科。其后60多年一直坚持风景园林研究、教学和实践。
(2)课程体系先进。2003年景观学系成立,聘请前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劳瑞•欧林(Laurie Olin)为首任系主任和讲席教授,建立以规划设计为核心、科学合理、国际一流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3)教学研究实践紧密结合。历史理论研究领域出版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等奠基性著作;自然遗产保护、生态修复、城市大型公园、景观设计、绿地生态效益等方面,承担大量科研和重要规划设计项目。
(4)国际交流密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旅游组织等建立经常性联系,与哈佛及德州大学、德国柏林工大、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日本千叶、英国建筑联盟学院、港大等开展师生访学、联合设计课教学。
(5)学术成果优秀。获首届中国风景园林优秀规划设计奖6个一等奖中的4个。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下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国近现代园林、西方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规划理论、景观设计理论、景观设计评论等方面积累了高质量学术成果。(2)园林与景观设计:承担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青海原子城纪念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园等大量获国内外同行高度好评的实践项目,并将其成功植入研究生规划设计课程。(3)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在绿地生态效益评价、景观水文、园艺疗法、旅游度假、工业废弃地修复等新领域进行重点拓展,国际合作和多学科合作是主要特色,如与哈佛大学合作工业废弃地景观修复研究。(4)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承担泰山、黄山、梅里雪山、五台山、九寨沟等世界自然和混合遗产的规划和申遗工作,成果数量和质量均名列前茅。多次受邀参加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会议。(5)风景园林技术科学:提出数字风景园区、智慧园林等理论框架,并在黄山和颐和园等重要风景园林地实践。
学科贡献包括:
(1)决策咨询。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由8部委参加,杨锐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起草《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以遗产地(包括文化、自然和混合遗产地)为对象的专项保护规划纲要,于2007年由国务院批准颁布;受国家旅游局委托,本学科教师执笔起草《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等国家标准,已颁布实施并完成配套文件编写;本学科教师负责《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的自然文化遗产部分;负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的“风景名胜区发展研究”专项报告,并参与其中“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风景园林教育”等专题报告的撰写等。
(2)行业影响。作为召集人和主要执笔人单位完成《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在风景园林学成功申报一级学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组织承办2009年第一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是本学科第一次全国性综合学术会议,对学科融合发展具里程碑性意义;产学研结合完成多项国家级重要项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黄山、泰山、北京风景名胜区体系、辰山植物园、青海原子城等获得系列奖项;2010年被委任为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主持单位;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风景园林学学科两个成员之一。
(3)社会兼职包括: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学科建筑学学科评议组特邀代表、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中国园林》副主编/编委、美国L + A LANDSCAPE ARCHITECTUR杂志主要创办人、香港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国际评估专家、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中国森林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园林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