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建筑学院组织师生集体参观学习“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一联系指导组组长、校党委委员尉志武,组员李伟、房钰烨,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昕、副院长刘健,以及百余名师生走进艺术博物馆,进行“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
建筑学院组织师生集体参观学习
活动伊始,师生们在合照留念后,分为三组陆续步入展厅进行参观。初入展厅,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就被入口处墙面上梁思成先生丰富的经历和伟大的成就所震撼;步入其中,正面及左右两侧三幅巨大的梁先生照片映入眼帘,仿佛让大家能够穿越到不同时代的梁思成先生身旁,近距离感受梁先生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本次分别由李路珂、青锋、刘亦师三位教师为师生们进行现场讲解。
刘亦师为师生们进行现场讲解
李路珂为师生们进行现场讲解
青锋为师生们进行现场讲解
梁思成先生(1901-1972)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他是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领导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此展是学界为了纪念这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若丘山的学者,所筹划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
本次展览的叙事共分为求学与归成、书写中国建筑史与破译天书、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设计作品与思想、建筑教育等五个单元。本次展览获得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等多个机构和个人的支持,所陈列展出的资料绝大多数为原始资料。五个单元中饱满而又精炼的信息,全面且客观地为人们描绘出一个瑰意琦行的梁思成先生,内容包括他生前的勤勉细致的工作,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其所获得的伟大成就。
建筑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三位教师的讲解中,完全沉浸在展览之中。本次展览在作品陈列方式和空间叙事手法上也有颇多创新之处,文本的叙事具有诗性,让老师和同学们得到了更为深刻的体验触动。资料的真实性和载体的抽象与隐喻相结合的手法,用多种手段塑造空间的纪念性,大家都对梁思成先生的生平及工作成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小组完成了中国国徽的设计,金红两色的国徽尽显庄严。国徽的设计对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一上午的沉浸式参观学习,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
这次展览集中了梁先生生前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除去令人赞叹不已的手工图纸,我感触最深的是梁先生的两张影像。一张是梁先生年轻时手拿图纸端详着联合国总部大楼的设计,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另一张是梁先生中年在病床上和林徽因讨论国徽设计时的场景。不论何时,这位学科奠基人的身上都传递出对建筑事业永远的纯粹热爱。
——白晴 20级规划硕士
在此次集体观展之前,我有幸担任了栋梁展览开幕仪式的志愿者,接触到了梁先生的家人们,从他们的介绍中,我听到了许多展品和照片背后的故事,但由于时间仓促,没能细细琢磨展览更内在的信息,深感遗憾。此次观展让我从一个更加学术的角度,领略了中国建筑学科创始者的思想深度,在每一张严谨的测绘稿、每一份信件和论文背后,是梁先生和林先生那一代人浓厚的家国情怀。
——夏雨珂 20级规划硕士
今天我有幸参观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栋梁”展览,在现场亲身看到了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大家的成长历程,以及丰硕的学术成果。多封书信、照片、测绘图纸都展现了他们严谨、细致的学术态度,也展示了他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勇担“栋梁”的精神。作为建筑学院的学生,我们应当将这种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时时刻刻铭记,向大师学习,向前辈学习。
——王新宇 20级规划博士
从跨洋求学的学生,到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代宗师;从中国营造学社的考察者,到中国古建研究开拓者和领路人。短短两个小时的看展过程也见证了梁思成先生真实而又传奇的一生。1933年梁思成与莫宗江考察测绘赵州桥时神情凝重,1960年梁先生带着学生重返赵州桥时喜形于色,两副照片的对比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古建的热爱和身和家国责任感。梁先生毕生都为建筑教育,为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及体系的建构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匠并非一日可成,“栋梁”精神值得被一代代传承下去。
——张墅阳 20级建筑博士
非常有幸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布展精致,照片与文献对应,站在满墙斑驳的黑白照片面前。仿佛穿越时空,跟随梁先生的实地研究,登檐攀顶,逐部测量,速写摄影。留洋学习,创办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建筑系,布扎教学体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从建筑研究到建筑教育,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研究和传播有穿越时空的深厚定力和敏锐见地。
——吴祺琳21级建筑硕士
供稿:郭裕翰
供图:王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