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由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当代生活与未来人居”专题论坛在北京市张家湾设计小镇未来设计园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2021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主展场论坛的一部分。来自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的会员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在京建筑院校的师生近200人出席活动。
论坛由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程晓喜主持。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国际建协理事张利,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金卫钧,北京副中心工程办规划设计管理部部长张炜分别致辞。
张利院长在致辞(线上)中表示,女建筑师是世界建筑文明故事的重要缔造者,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痕迹,更在当代以最优雅的方式贡献于城市和乡村建设。女性有着男性不能比拟的聪明、细腻、敏锐,也比男性更少收到社会成规的左右,更容易趋向创新、致实、公平。没有女建筑师的贡献,我们今天的城乡建成空间不会如此丰富多彩。而在建筑院校内,女性建筑学生更是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群体。本次分论坛主题为“当代生活与未来人居”,这既是关怀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宏观问题,又是深入到日常生活细致入微角落的微观问题。我们明确感受到建筑碳中和、城市人因、人机协同数字化等即将带给我们生活空间的启示。期待女建筑师们发挥独特的才智,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最美好、最具创造性的诠释。
之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昕代表学院向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赠送了礼物——梁思成先生及营造学社在1930年代对北平建筑的测绘稿(高仿复制品)。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也向女建协赠送了珍贵礼物并献上诚挚祝福。
嘉宾对谈环节由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亦农(1989级校友)主持。参与对谈的嘉宾有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刘俊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金卫钧,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分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孟臻。
张昕在对谈中表示,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待当代生活与未来人居:未来是进行时,当下就是几年前的未来,我们正身处未来中;当代生活是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但技术发展很迅速,需要有追求的建筑师拥抱技术、做实验的同时带着生活往前走;从开展研究的角度,我们要追求“细化、量化、个性化”。
韩孟臻强调除了未来,我们也应关注到历史和过去。我们对未来的设想、对当代生活的理解是由过去经验积累而来的,所以作为建筑师最美好的一件事是可以参与到塑造历史当中,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人塑造了建筑的同时,建筑也塑造了人。当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在建筑当中实现出来时,同时也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给了使用者,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使用者的价值观。所以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都怀着不同的美好愿景,怀着对当代生活、未来人居设想的设想,将自己的价值观投射进去。
论坛第四环节为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系主任程晓青做了题为“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主题演讲,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养老体系建设历程和战略方向、人口老龄化与城市“老化”、老年人生活环境现状问题分析4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通过6个生动的情景深入解读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而提出了营造无障碍环境、促进社会交往、鼓励自主生活、营造温馨的居家氛围、发挥环境疗愈作用、注重空间灵活适变、“混淆认知”提高安全度、为照料者创造良好体验8个营造老年宜居环境的关键设计要点,并分享了北京大栅栏街道居家养老设施系列设计、140床的中型养老机构等设计实践。
此外,论坛主题演讲还包括: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张波:《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设计因素》;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邱红:《儿童友好,让城市更美好》;
reMIX临界工作室联合创始人陈忱:《探索高密度新类型校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城市艺术创新中心主任李琳:《迈向人文城市、再谈空间美育》;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科技研究院建筑总监、智慧城市与建筑部负责人田晶:《数字科技与未来人居》;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玻幕墙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高级工程师李春超:《超级玻璃助力未来家园》。
作为论坛承办单位,建筑学院师生志愿者为本次论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志愿服务。
供稿:宋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