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参与在新时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行动,受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委托,由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组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张利教授于2023年9月16-23日赴丹麦、法国举办“中国故事”讲座。
9月18日下午张利教授在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发表了主题为“阅读城市生活:人人友好的信息技术”的专题讲座。
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讲座现场
张利教授首先介绍了“城市人因工程学”这一新的交叉学科领域。中国当前的建筑设计实践结合创新信息技术探寻人对空间认知的共性规律,将来自每个人的生活体验数据用于提升城市空间的设计品质。其中,以北京2022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景德镇通津场创新文化街区、清华大学的“前身”熙春园等案例展示人因分析技术在从建成、未建成、历史遗产复现等各种场景下的应用,展现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
张利教授分享
讲座过程中,张利教授分享了他的学术研究成果,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帮助建筑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生活,并提供了未来建筑设计的新思路。他特别指出,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深入了解城市生活方式的微妙变化。设计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模拟和预测这些空间的不同可能性。其中,强调了建筑设计应该注重空间的动态体验和生态可持续性,他认为,建筑设计应被视为动态的、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在设计方案中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将部分空间的设计留给使用者与参与者,共同营造出“活态”的建筑设计规划。
讲座由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郑文主任主持。嘉宾丹麦皇家学院科学、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娜塔莉·莫森(Natalie Mossin)教授分享了她对智能技术、人因技术与建筑实践结合的看法;丹麦皇家学院建筑、设计与文物保护学院院长贾克博·诺德森(Jakob Knudsen)教授剖析了他的理解,并对中国的技术探索表现出持续的好奇与关注。他们围绕讲座中提出的课题与张利教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对相关工作进展表示出极大关注,现场参加讲座的丹麦建筑界人士、学生和建筑爱好者也从各自的角度积极参与了讨论。
20日下午与22日下午,张利教授应邀分别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故事”专题讲座,讲座题为“走向高品质的城市:中国城市更新的努力”。张利教授围绕创新城市转型、提升人居品质的主线,讲述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创新探索和不懈努力。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讲座现场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讲座现场
他列举了巴黎地标建筑的设计,表示法国的建筑设计把平等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展示,建筑师的贡献值得称道,法国建筑在过去两百年间是全球建筑师的重要灵感源泉;接着,围绕创新城市转型、提升人居品质的主线,讲述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创新探索和不懈努力。谈及中国城市的发展,他认为中国城市建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
关于如何走向高品质的城市,张利教授认为,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记忆,记忆是城市历史和人文精神的载体。他以北京和上海的改造案例展示城市建设如何更好地保留历史记忆,在老城改造和工业遗产转型中如何实现蜕变,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个关键词是绿。张利教授认为,中国将从地产、资本快速发展时代进入到绿色、生态时代。首先从能源方面,中国正在转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正在得到修复。绿色理念与建筑设计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张利教授还以他主持设计的北京冬奥会“雪如意”大跳台设计为例,讲述如何通过新技术改造了山体地表,让再造地表与原有山体完美融合,最终营造出让世界眼前一亮的奥运场地。
第三个关键词是数字。张利教授回顾了他在主持设计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时,其领导的团队为了解人对北京天际线改变的接受度,运用VR技术模拟了跳台安置的不同角度,汇总在杭州西湖、颐和园昆明湖实验中参与者视觉移动路线的大数据,最终完成优选和决策,这一革新设计在国际建筑界获得了一致赞誉。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采用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分析和科技创新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还有助于实现环保目标,为城市的未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两场讲座得到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欧洲时报》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共计近百名公众聆听了讲座。20日的讲座,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刘红革主任及多位中心工作人员与公众一起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梁成喜副主任主持。22日的讲座,《欧洲时报》钟诚社长、工作人员与现场公众一同参会,讲座由《欧洲时报》中文学校徐嘉蓉校长主持。
许多来宾在现场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场景。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听众踊跃和张利教授就中法建筑各自的特色,以及各自未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
现场观众在VR环境中进行体验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讲座现场
由张利教授主讲的“中国故事”讲座将建筑与技术结合,探讨中国正在积极运用各种技术路径进行城市更新以实现高品质生活,突出了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发中外听众广泛而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