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中欧建筑教育交流:可持续的未来建筑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2024.01-31

8601fedccbddcb598328055c947c51e0.png

2024年1月23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联合举办的“中欧建筑教育交流:可持续的未来建筑教育”论坛在意大利米兰顺利召开。本论坛邀请了在双学位培养和联合培养项目等方面深耕多年的教育专家、学者及项目在读学生参与,共同探讨中欧交流、文明互鉴的背景下,可持续的未来建筑教育的理念、范式与成果。

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梁思思主持。首先,清华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硕士双学位的两位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外事办主任、建筑系副主任青锋副教授和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中国事务副校长、建筑与设计系主任博明凯教授,分别做主旨报告。

青锋老师主旨报告题目为《穿越马可·波罗桥:清华建筑教育中的中欧联系》,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卢沟桥(也在此后被称为马可·波罗桥)以及梁思成先生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对这座桥的描述出发,回顾了清华大学建校以来,中欧联系在校园建筑、校园文化以及建筑教育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还借用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与中国建筑师柳亦春为例,说明强化中欧联系对于当代建筑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进一步展望了在未来研究与教学中中欧合作的美好前景。

博明凯教授以《15年的故事:清华大学与都灵理工大学在建筑领域的合作》为题,回溯了2008-2023年来清华与都灵理工在建筑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深度合作历程,强调了中欧高校在促进跨文化对话、创新教育和丰富全球建筑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image.png

从左至右:梁思思副院长主持;青锋副教授作主旨报告;博明凯教授作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国际处副处长、中意基地副主任陈瑾羲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前副院长刘健教授,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系菲利普·德·皮耶里教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城市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清华事务代表劳拉·佩赛蒂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伯恩哈德·穆勒教授等开展了嘉宾对话,分享了在中欧高校双学位培养和联合培养项目的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如何促进学生在中欧联合项目中进行文明互鉴、如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在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建筑教育的理念和范式需要如何调整、中欧建筑教育未来的合作潜力等议题。

fb8d8acba4b13194ce66ea3a4474c578.jpg

嘉宾对话环节(从左至右:菲利普·德·皮耶里、刘健、伯恩哈德·穆勒、劳拉·佩赛蒂、陈瑾羲)

接着,来自清华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授博士学位项目的张译心和卡米拉·福里纳、清华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双硕士学位项目的张海若、清华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双硕士学位项目的廖登锋、杨梦汀和莉迪亚·普雷蒂、清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双硕士学位项目的兰瑛琪共7位中外学生代表分享了各自在项目中的作品和研究报告。报告结束后,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系的哈拉尔德·斯图林格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宝琳娜·西亚帕卡西教授对同学们的报告展开了点评,他们均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研究报告的内容,并鼓励大家进一步深化研究。最后,梁思思和陈瑾羲共同为这七位学生代表颁发了证书。论坛结束后,参会嘉宾们和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465b2f55e094574f3c31812045816945.png

学生代表报告及嘉宾点评(第一行从左至右:张译心、卡米拉·福里纳、张海若、杨梦汀、廖登锋;第二行从左至右:莉迪亚·普雷蒂、兰瑛琪、哈拉尔德·斯图林格、宝琳娜·西亚帕卡西)

319ee913ced22e820c5267b6b6f332a4.png

颁发证书

该论坛是“2024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米兰学术周”系列活动之一。学术周包含8场专题学术论坛,4门清华大学本校课程的教学,以及5支赴米兰学生实践支队的短期学习活动,围绕艺术、人文、金融、管理、建筑、城市、工程、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文明交流与创新议题,展开学术报告、研讨和分享,旨在为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和、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及国际交流搭建平台。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3496
邮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00084
© 2024 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