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第四十九次清华规划双周沙龙——城市融合感知
2024.11-12

第四十九次清华规划双周沙龙于2024年10月30日中午12:15-13:30在建筑学院一楼北会议室举行。建筑学院二十多位师生出席,并进行了交流讨论。这次沙龙邀请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的刘瑜教授作为嘉宾进行引导发言。

【龙瀛老师介绍刘瑜教授】

98a563479fcce444119e413de15c08dc.png

刘瑜教授先从城市的本质出发,谈到城市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的场所,并由于集聚带来了超线性的产出与亚线性的资源占用,再提及城市既是人造空间又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个“界面”,引出了城市感知作为一种方法为城市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用于揭示城市中蕴含的丰富规律如空间结构、人口密度分布等等。

【刘瑜教授分享城市融合感知】

7d57fec93c4d6a21b91e98ea405a4bcb.png

刘瑜教授进一步分享了自己对城市指标、城市要素、城市感知手段彼此间关系的思考: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指标可以从对城市要素的分析归纳中形成,而不同的感知手段又为城市要素的分析提供了方法。城市感知方法包括传统GIS数据分析、物联感知、遥感感知(包括街景感知)和社会感知,不同的感知方法对应着丰富而复杂的使用场景。在要素层面,城市要素被划分为自然环境、人造环境、设施及人口四类,分别包括城市中地形、空气、绿地、水等要素,用地功能、建筑、道路等要素,企业、单位、POI等要素及人口学特征、移动、活动等要素。刘瑜教授认为将四大要素两两关联看待往往能获得新研究选题的启发,因此借助两两联合的方式全面介绍了团队研究,包括人地相互作用分析(自然环境-人造环境)、人口暴露分析(自然环境-人口)、标度律分析(设施-人造环境)、移动性模型(设施-人口)等,为与会师生提供了新视角。

在汇报的最后,刘瑜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对于城市融合感知未来相关研究议题的思考,一是需要提升城市的感知能力,包括探索更多的城市要素与获取更高时空精度的数据,二是需要挖掘应用潜力,可以从刻画城市指标、挖掘城市规律、预测城市动态、优化城市决策等方面切入,三是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在多模态预训练模型的支持下发展GeoAI的方法。

在刘瑜教授精彩的分享过后,沙龙师生们就城市要素的分类方式、大数据研究中的创造力、GeoAI的应用场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清华规划双周沙龙利用灵活机动中午时间开展高水准的学术沙龙,增进了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师生的学术交流,特别是青年师生与学界知名学者对话和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师生普遍认为清华规划人要继续积极参与“顶天立地”的规划教学科研工作,以多种形式推进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学科建设,促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学术研究,城市规划系计划于本学期每双周周三中午12:15-13:30举办“清华规划双周沙龙”。往次沙龙邀请的引导发言人包括王树声、田莉、贺灿飞、龙瀛、刘健、林文棋、顾朝林、刘佳燕、杨其静、张杰、陈宇琳、沈振江、宫鹏、谭纵波、吴唯佳、党安荣、杨滔、林坚、杨旭东、赵鹏军、龙花楼、李先庭、周文生、唐燕、梁鹤年、陆新征、Richard LeGates、黄鹤、宋晔皓、来源、石晓冬、李勇、周政旭、郭璐、方创琳、孙诗萌、周伟奇、李雪草、彭建、梁思思、Chris Hamnett、王娇娥、钟舸、汪芳等。

欢迎各位继续关注后续“清华规划双周沙龙”。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3496
邮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00084
© 2024 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