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团队、山东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相关部门等170余人齐聚山东,共议山东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召开了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城乡能源供给系统与路径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成果暨《山东省城乡能源零碳化的路径研究》汇报会,该项工作是在江亿院士带领下,由我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付林教授团队完成。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生态环境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济南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山东省全部地市发改、住建和生态环境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国家电网、国家能源、中核、华能、国家电投、华电、济南能源等能源企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线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放、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暖通总工戎向阳、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副主任李若梅等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会议召开现场
与会领导和专家上午现场参观了我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与济南能源集团合作建设的“CBD跨季节冷热联储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是首个用供热供冷实现长周期储电为电力系统调峰的项目,实践了用低成本的储热储冷替代储电的创新思路。
图:现场参观示范工程
下午汇报会由我校付林教授主持,山东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和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院士分别致辞。江亿院士代表项目组做了题为《山东省城乡能源零碳化的路径研究》的主题报告,指出电力和热力零碳化是城乡能源碳中和的关键。对于电力系统零碳化,采用火电厂热电协同、电力与工业蒸汽制备协同、车载电池储电、建筑“光储直柔”、末端灵活性用电等技术参与电力调峰,以低成本平衡短周期电力供需差,以大型跨季节储热储冷代替储电,开辟平衡电力供需的长周期乃至季节差的经济可行技术路线。对热力系统零碳化,全面回收核电、调峰火电、垃圾电厂和其他工业余热,结合大温差长输供热、跨季节储热实现零碳供热。采用上述模式,山东省能源系统在满足未来每年1.2万亿kWh零碳电力和17亿GJ采暖与工业零碳热量需求的情况下,比现状减少煤耗1.8亿吨,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亿吨。零碳能源系统的建设属于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约3万亿元。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突破了碳中和发展的经济性难题,并将产生大量的市场新需求,促进制造业增长。全面建成后,可提供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能源,满足人民幸福生活和制造业发展对能源增长的不断需求。
图:江亿院士做报告
随后,付林教授做了题为《构建“热电协同”新模式助力山东双碳“走在前”》的报告。他指出山东应建立以热源侧热电协同、集中型跨季节储热、大温差长距离输热、末端韧性热电协同能源站等四大环节所构建的“热电协同”的零碳能源系统新模式。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团队在济南市开展的零碳供热供冷的实践,包括济南市正在开展的大温差长输供热示范工程、电厂热电协同示范工程、集中型大规模跨季节储热示范工程和热电协同韧性示范能源站的建设情况。
图:付林教授做报告
在专家发言环节,院士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项目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实施性,并建议加快制定山东省能源碳中和发展规划,注重规划和政策的引导,发挥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推动能源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应加快推动热电协同的零碳能源模式在济南市进行全面示范,为该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图:出席会议的院士专家和项目团队代表发言
会议最后江亿院士做了总结发言,强调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过程,希望以山东作为根据地,走出零碳第一步,为全国提供示范。为实现目标,需要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机制,配合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推动能源系统的革命性变化,实现国家提出的碳中和目标。
项目研究团队将继续发挥能源领域的科研实力,针对山东省的需求从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上为山东量身打造可操作、可推广的零碳化发展路径,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建设,保障研究成果的落地实施,切实推动山东省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并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样板。
撰 稿:吴彦廷
摄 影:张立波